
期刊信息
期刊名称:上海金属
创办日期:1979年,双月刊
主管部门:上海市科学技术学会
主办单位:上海市金属学会
承办单位:上海大学
国内统一刊号: CN31-1558/TF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001-7208
网站访问量
今日访问量: 0
期刊简介
《上海金属》杂志是上海市金属学会主办、上海大学承办的技术刊物,它是上海市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钢铁)冶金专业期刊,创刊于1979年,入选《冶金工程技术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3级,并入选《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2023科技版)》,属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国家统计源期刊,也是CA、INSPECT、EBSCO、JST等国际检索系统收录期刊。主要介绍和反映国内外冶金和金属材料的科研开发和技术进步,刊登国内先进的、有实用推广意义的冶金、金属材料及其应用等方面的新技术、新成果,为促进国内冶金和金属材料工业的现代化及与国际间的科技交往服务。
机器学习的发展现状及其在激光增材制造中的应用
李翔;张亮;李京伟;激光增材制造技术可以快速制造出形状结构复杂且尺寸精度高的零件,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和医疗器械等领域。在激光增材制造过程中,为了得到性能更佳的合金和适用于不同材料的工艺参数,需要进行大量的反复试验,耗时且成本较高。机器学习通过输入试验数据和采用特定的算法,建立起能泛化的模型并通过自我更新和优化来不断提高结果的准确性,可以有效预测增材制造材料的成分、性能和缺陷,在高性能辅助材料开发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从上述三方面总结了近年来机器学习在激光增材制造中的应用实例,并提出了其未来发展的趋势及应用方向。
GCr15轴承钢从奥氏体化温度冷却过程中的组织转变
任珺;李慧改;为了探索GCr15轴承钢中魏氏组织和针状铁素体的形成机制,对GCr15轴承钢铸坯和线材以一设定的速率30℃/min从900℃冷却至600℃,随后空冷至室温。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从900℃冷却至600℃的过程中铸坯和线材的组织转变进行了原位检测。结果表明:铸坯的奥氏体晶粒平均尺寸为237μm,线材为145μm;在以30℃/min的速率从900℃冷却至600℃的过程中,由于其奥氏体晶粒平均尺寸不同,铸坯中形成了魏氏组织,而线材中未形成魏氏组织;铸坯和线材中均发生了晶内针状铁素体在尺寸小于6μm的Al2O3上形核和长大。
富铜相对17-4PH不锈钢400℃时效过程中G相析出的影响
张春风;王泽民;刘文庆;对17-4PH不锈钢进行1 040℃加热1 h水冷的固溶处理,随后于580℃回火4 h使富Cu相析出和在400℃进行长期时效处理。利用显微硬度计、原子探针层析技术(atom probe tomography, APT)及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high resolu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HRTEM)研究了富Cu相对17-4PH不锈钢时效过程中G相析出的影响及其硬度随G相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回火后时效的试样硬度低于直接时效的试样,预回火生成的粗大富Cu相周围富集了Ni、Mn元素,在随后的时效过程中,Si元素在Ni、Mn富集区偏聚,加速了Ni-Mn-Si团簇向G相的转变。
1300MPa级低合金20SiMnMo钢的相变特性与力学性能
张啸哲;葛琛;赵洪山;刘光穆;董瀚;在25CrNiMo钢成分的基础上,采用以SiMn替代CrNi的成分优化,设计了1 300 MPa级低合金20SiMnMo钢。通过经验公式计算结合热膨胀试验、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背散射衍射、硬度测试、拉伸试验和冲击试验等,对两种钢的相变特性、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20SiMnMo钢的贝氏体和马氏体临界冷速与25CrNiMo钢的相近,分别为1和5℃/s。300℃回火后20SiMnMo钢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为1 316和1 546 MPa,室温及-40℃冲击吸收能量分别为70和25 J,达到了与25CrNiMo钢相近的强韧性匹配。